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 滨河印迹>>研训>>教育科研>>校本研训>>阅览文章

本心本色带教师 真知真情育学生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作者: 袁小广 | 发布时间: 2018/9/19 8:47:19 | 901次浏览

本心本色带教师    真知真情育学生

2018—2019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学校规范建制为契机,以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南,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化“带教师、进课堂、育学生”的三项举措,提高教师常态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提高教师投入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和能力。

目标任务:

以青年教师发展班为载体,初步建立起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以展示课、汇报课为平台,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水平;以两组组长为龙头,逐步实施精细化管理;以课外阅读为引领,展开各项学生活动;以六年级调研为契机,展示学校的教学质量。

具体工作:

一、大力深化三项举措

坚定的思想不可能没有务实的举措。本学期要在继承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带队伍、进课堂、育学生”的三项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

1.带教师

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长期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基础。本学期要以青年教师发展班为载体,落实各项活动;继续引导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完善教育行为、反思教育成效;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给予教师适时地指导;通过检查、反馈等措施进行必要的督导。

1)形成质量意识。要通过各种机会让教师提高对质量立校的认识,提高教师对三项举措的胆识,形成全校上下的共识。

2)统筹教研时间。低段语文在每周二下午,中高端语文在每周四下午,英语在每周三下午;数学在每周五上午。

3)选择研究专题。专题要来源于问题,各教研组开学初围绕上级和学校要求,针对学科中的共性问题,确定实践探索的专题,围绕专题制定出专题研究计划。

4)完善五个环节。五个环节是:独立备课、集体备课、试教、展示、研讨反思。首先,同组的几个教师独立备课,准备好课件和教案;第二步由执教者在教研组内进行说课,大家集体研讨;第三步执教者选择平行班级进行试教,课后教研组内再次研讨;第四步才是全校范围的课堂教学展示;第五步是最后一次的课后研讨,形成执教者的教学反思。

2.进课堂

课堂是教育教学实施的主阵地,关系着教育教学的成功与否。我们要以展示课、汇报课为平台,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水平。

为此,我们要做到“三个坚持”,即:

1)坚持常态教学研究,加大备课组对课堂质量的引导力。

本学期要继续深化集体备课活动,组内共享计划、课件、练习等资源。加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学习培训,特别是组内尝试课的研究和练习编写。  

2)坚持“三课两查”,加大教导处对课堂教学的监管力。

“三课”即备课组内的尝试课、教研组的展示课、中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利用多环节教研,让过程细化、优化,不仅要磨掉年轻教师教学的粗糙,还要提高年轻教师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两查”即教导处开展的五认真“抽查”和“普查”。通过“三课两查”来引导、指导、督导教师五认真工作。

3)坚持日常巡课视导,加大校长室对课堂教学的督查力。

3.育学生

在每一个教师的心中,都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的生长、自由的成长、全面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坚持以往的成功做法,即抓习惯促长远发展,搞活动促全面发展,抓考试促当下发展。

1)抓习惯

开展新“每日四问”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核心素养落地。

各教师要注意学生常规习惯的培养,特别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每一个教师都要在每一节课中认真落实,学校会在每一天的巡课和每一次教学视导中,督导学生的站、坐、写、玩等行为习惯;各教师在每一节研讨课中都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听课、发言、倾听、作业等习惯;教导处、备课组还要利用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2)搞活动

坚持开展学科活动,加大学科教师对全面发展的影响力。

积极开展学科活动,让教学质量扎根。上学期,我们的学生在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科技等各级学科性参赛中全面出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应该要坚持。平时在校内要广泛开展课外阅读、金钥匙等学科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强化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积极开展各项读书活动;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制定本班级的课外阅读计划表;要利用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艺体组教师要结合学校“2+1”(每名学生至少具有1个体育特长、1个艺术爱好,每所学校至少有1项体育特色项目)活动方案,在“快乐课程”基础上,建立活动团队,为学生全面发展努力。

各教研组要积极开展学科主题竞赛或展示活动,语文学科要深入开展“构建书香班级,营造书香校园”系列活动,积极推动校园书香文化建设,为文化校园构建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数学学科要继续开展数学与生活的小制作、小论文比赛,还要尝试中高年级学生的解题比赛;英语学科要积极参加中小学生英语短剧比赛;其它各学科要积极开展学生竞赛、表演、展示活动。

2)抓考试

我们追求的质量,肯定是“绿色质量”,是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在珍视师生宝贵时间、呵护师生身心健康、保持良好学习兴趣、享受快乐成长过程的条件下,追求教学质量的高产出。所以问题不在追求考试质量,关键在于如何确保高产出,消除高消耗。为此,我们要理直气壮的抓考试。我们要结合学校的学生和教师的实际状况,确立三项抓手。第一,要共同进步:各年级各学科教师要组成团队,用团队的力量弥补个体的不足,获得共同的进步。第二,要精讲精练:学校会为备课组教师购买多份的习题集,供教师研究、比较、择录,让教师多做题,多选题,让学生少做题,做精题。第三,狠抓补差补缺:各教师要心中有人、目中盯人、手中抓住人,要抓得住,要抓出进步。

二、努力实现一个目标

1.让课程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

认真落实国家课程。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开齐开足各项国家课程,本学期要在如何开好国家课程方面做出努力,特别是起始年级的语文、科学、道德与法治这三门学科的教学研究。

不断探索活动课程。以我校“2+1” 方案实施为契机,继续抓好“快乐课程”的落实与活动,探索更多内容的团队活动,引导孩子们找寻自己的爱好、发展自己的兴趣、获得成长的乐趣。

2.让精细化管理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保障

 严格执行《滨河实验学校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努力做到从备课到上课,从学习到练习,从教学到检测的各项教学行为的规范有序。

1)完善制度建设。以区教研室教学管理平台的完善为契机,进一步修改、完善《教研组(备课组)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两组组长的职责和考核。

教导处要以区教研室教学管理平台的完善为契机,进一步落实两组组长的职责和考核。上学期,两组组长尽职尽责,很好的完成了OA管理平台的规定任务,让管理措施和具体活动得到了很好的融合,本学期还要更加具体、更加细致、更加有实效。

2)科学合理管理。规范管理要依赖管理的科学化,灵活管理才能体现管理的合理化。

巡课日常化。巡课是确保课程计划执行、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掌握日常教学实况的有效手段。本学期校长室、教导处成立巡课小组。每日巡课不少于2次,时间随机安排。重点督查课程计划是否执行;是否存在擅自停课、调课、代课、体罚与变相体罚等现象。巡课领导做好过程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采用学校约谈、限期整改、教师会通报等方式反馈。

检查制度化。备课:工作五年内的青年教师(以及新调入未满三年的非骨干教师)必须手写备课,且备详案;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至少有一次大循环教学经历),且工作态度认真得到广泛认可的教师,手写备课可以是较为实用的简案。备课须有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的次数应不少于备课总数的1/2(字数30字以上)。

上课:课前须充分准备,用预习方案上课的老师,课前要浏览预习反馈,根据学生的问题调整教学。证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应精选习题,当堂训练,及时讲评,突出重点,努力做到举一反三。

辅导与检测: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制定提优补差辅导计划,明确辅导任务,跟踪辅导,且有过程记录,确保辅导效果。严格控制检测,重视单元质量的分析与过关,重视练习、复习课的备课与上课质量;有较为详细的质量分析和测试讲评备课。

视导规范化。视导每月一次,教导处每月制定工作安排,确定好主题、视导时间、视导年级、考核评价等。每次视导全面、公正了解一个年级或某个学科全面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老师们,新校区的启用虽然有波折,但是,现在已经正常开学,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只是余波而已。相信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学工作一定会克难求进,谢谢大家!

 

                                       


©Copyright 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   管理登录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宏运大道梅香路102号   电话:(025)52158332 / 52159332(招生咨询)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