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 滨河印迹>>研训>>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暑假放松不放纵 读书学习乐其中——艺术创新之我见
作者: 程雨晴 | 发布时间: 2020/8/3 12:20:55 | 632次浏览


暑假放松不放纵

           读书学习乐其中


艺术创新之我见

——读《EASY!给孩子讲艺术》有感

读完整本书,可以说系统地了解了西方艺术发展史,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艺术的瓶颈期,到文艺复兴至现代至当代,各个流派的兴起,几乎都是带着矛盾与反对破茧而出。创新是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创新与传统的碰撞也一直引人深思。

从理论上说,任何美术作品一旦产生就不再属于艺术家,而是属于整个社会或观众,所以不同的美术作品在不同的社会和观众眼里就会有意义和价值上的差异。在罗丹艺术论里有说到,“奉自然为你唯一的女神罢”,在艺者的眼中,一切都是美的,美术源于自然、生活,美术创作离不开历史,离不开社会,生活在发展,创作就必定层出不穷。

然而在美术创作时,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想要创作最大化满意度,那是否需要建立在纯熟的技法之上,是否要尊重或者在完全内化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孩子们的作业,那些不是传统意义上“美”的作品,但却有着独特的想法和创意,似乎也应该给个高分。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画家、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不多,但几乎件件都是不朽之作,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他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深沉、含蓄、富于理性。笛卡尔认为: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人们往往将一个人拥有的东西称为其财富,其实他真正的财富是获得这些东西的方法。所以,我认为达芬奇的伟大创作,也正是由本身的强大技艺累积内化的一种反射,一种瞬间的感悟的创新,他的想象力必然要建立在是能够用画笔表现出来的基础上。曾听一位老师所说,学生们整理出来一些零碎的手稿,在其许多绘画中,局部的细节来看,所表现的这些形状完全缺乏修润,但就其姿态和动态而言,却不乏生动、完美。

当代艺术的创新趋势开始大幅度的实行“减法”,不需要过多的技法,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偏颇,对传统的精华尚是一知半解,就标着标新立异。当然相对的,也有的“艺术家”研究了一辈子的传统也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因循守旧,不愿面对现实,审美观念永远得不到更新,只能停留在陈旧和保守的基础上,自然其艺术情趣也会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自然也谈不上创新了,

我想创新与传统都是绘画艺术中不可回避的两个论题,需要创新的精神,也许要对好的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要从“有”到“没有”的过程去实行“减法”,如果我们只单一的强调个性,这种个性一定是单薄和短命的。从书中西方的绘画史可以了解到,无论是野兽派,表现派还是立体派,不论其造型方法如何各异或者表现主观感受的程度如何不同,最终都有一个明显的继承脉络,对传统的继承是非常必要的。

我想,创新是延续的必要条件,既不畏惧于新观念的涌入,也不排斥对传统的经典的批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吸收前人的养分又不完全模仿被为之所用,才能始终以明智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创作,使我们的艺术更加饱满充实。





教师简介 

            许凤姣 


许凤姣,一级教师,2010年本科毕业于常熟理工学院,201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2017年赴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佛罗伦萨美术学院,polimoda时尚学院研学半年,交换生期间游历法国、德国、西班牙、瑞典等欧洲国家,感受西方艺术文化。

从教以来,致力于美术教育行业,培养大批孩子获得国家、省、市、区级各类奖项。具备美术教育专业知识素养,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作业评价中,都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为先,把孩子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是她教学的目标和动力。

教育感言:捧着一颗热爱孩子、热爱教育的心定会有所收获。









end

©Copyright 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   管理登录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宏运大道梅香路102号   电话:(025)52158332 / 52159332(招生咨询)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