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 滨河印迹>>研训>>教学纵横>>阅览文章

【原】滨河语文“随笔文苑”第13期:寻找一盏灯
作者: 史诗源 | 发布时间: 2020/5/17 20:22:26 | 580次浏览

寻找一盏灯

2018级 八2班章伊凡

小时候在老家上小学,学校离家远。所以我的放学路很漫长,四面被山环绕,只一条马路孤零零躺在地上。日落黄昏,人烟稀少马路延边的油菜花也垂头丧气的无人观赏。等到月亮出来,我就放学了。漆黑的夜,只能依稀看见山的轮廓,如鲁迅笔下“淡黑起伏连绵的山”。但这山不像兽脊,像弓背的老爷爷。除了到村子挨家挨户都有灯,之前这一段路,只有一盏灯。蛙声起伏,我在朝着那盏灯走去。路上着熟烂的枇杷,这大概是个没人管的枇杷树,树被微弱的淡黄的灯光照耀着,它就像这个大山中黑夜里的主角,灯光下照亮的是树影,照不亮的是树的孤独。我快走到转角处了,灯光一抹抹消失,我又继续在黑夜中前行。对面村民荡,溪水流淌,还有黑夜中散发的野百合清香

现在我在城市上学,每隔几十米就有一盏灯。或大或小,光照刺眼。夜晚的路上就和白天一样。我透过车窗看向外边,每条街道都在奔跑,耳边不再是流水声,而是轰轰的鸣笛声。眼前不再是村民和野百合,是人群和车辆。下班高峰期,每个人都在寻找家的方向。每条街道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我坐在车上,也在思念远方的家乡和亲人。落日与街灯齐平,路过的小鸟停在电线上,对面的交警忙不可开交。

去年,我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地方,我依然坐在车上,可眼前呈现的却与以前截然不同,绿树成荫,马路也装起了一排排灯,原来的小灯和旁边的枇杷树被拆掉装起了新电灯。我既失落又有一种高兴的感觉,但此后路灯下也不会再有烂熟的枇杷,也没有那个夜夜背着书包回家的夜行人了。一切都改变了似的,他们说无论再怎么变化,味道是不会变的,能刺激人的记忆也只有味道,是啊,家里还是醇厚的木香,即使刷了新漆,也阻挡不了它原来的味道。

那天晚上月正圆,灯也比往常亮似的。我站在桥上,桥两边没什么人,这个时候村民都该休息了,在田里苦干了一天我趴在桥横木上,耳边是田野里的声声蛙叫和小溪的流水声,风里有野百合的味道,却再也闻不出那时的味道。蛙声起伏,那条通明闪耀的路上只留下一个背影,那盏灯熄灭了,我的童年也结束了。

指导教师:史诗源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当时看完让人感动。文字清新、情感真挚,童年乡镇灯火点点,少年城市灯火通明,岁月带来了乡村的发展,也带走了蛙声起伏的童年。我们在跟上城市发展步伐的同时也应当铭记那份纯朴自然的美好童年,有故乡的人是幸福的人,寻找童年那盏灯,守住童年的那份记忆。

【作者风采】

章伊凡,15岁,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八年级二班学生,喜欢唱歌读书。人生格言:“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勿忘化雨功”。

749F9C585BCF41E4079FE5405DF9C248

©Copyright 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   管理登录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宏运大道梅香路102号   电话:(025)52158332 / 52159332(招生咨询)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