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 滨河印迹>>研训>>教学纵横>>阅览文章

【原】滨河语文“随笔文苑”第1期:广西的小村庄
作者: 史诗源 | 发布时间: 2020/4/20 10:05:41 | 550次浏览

今天,滨河语文“随笔文苑”栏目正式启动,定期展出学生们的随笔,也许稚嫩、也许精彩、也许动人、也许平凡……是一种记录,也是一种激励,希望滨河语文能见证你们的成长。愿看到文章的你不吝赐教,助我们进步。

广西的小村庄

2018级 八2班 许景兰

我是在安徽出生,在广西和南京长大的。如果要确切地说在哪长大的那肯定是南京,但是让我记忆尤深的却是广西。我认识的世界是从那里开始的。

母亲生我的过程非常艰难。当时只有6岁的哥哥,怀着孕的母亲还有在肚中的我住在许家的小屋里。因为爷爷喜欢打牌,所以天天都去牌馆,奶奶成天喜欢跑,而爸爸是去工作,伯伯,大妈有事外出。在人们的意识中,小男孩大多数都是比较顽皮的,也包括我的哥哥。哥哥不小心踢到母亲的肚子,导致羊水破了,幸好及时送到医院,我这才平安生下来。

当我几个月时,因为爷爷奶奶不太会带孩子,而爸爸要工作,所以开了简短的家庭会议,讨论的结果是:把我送到广西给外婆带。正因这个机缘,广西的环境和乡民们得以在我的童年留下了不一样的色彩。

啊,村庄里从早到晚都有不一样的颜色。大清早就是听到一只勤劳的公鸡打鸣:“喔喔,推开窗门迎接晨曦到,花香鸟语春光好!”挑着粪桶去浇菜,唱起三姐的山歌“心想唱歌就唱歌诶,心想打鱼就下河,你拿竹篙我拿网诶,随你撑到那条河诶,嗨!”不远处的田地里,有农民爷爷奶奶在干活,他们头上戴着头巾,眉毛又黑又粗,在炎热的太阳下,他们的眼睛眯成一条条缝隙。晌午,正是最热的时候,也是小卖部人最多的时候,每天都有一群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争着抢着,拿到自己喜爱的冰棒。晚上,每个人家中都有家庭表演,一个村的,由村长组织,在固定的地点,摆上每个家庭中的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就属我们家庭,虽然每天表演着同样的节目,但是我们家族的笑话总是让村中人开怀大笑。村中人玩得起兴时还时不时跳起扁担舞,在这时我们会常常听到这一声诶呦,那一声哈哈,乐趣无限。村中人都十分和睦融洽,大家都在忙着介绍自己的佳肴,尝起来也总是出乎意料,因为介绍的总比尝起来要好得多。

我最喜欢晚上的聚会了。每天都有与大家分享的时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在村中,我算是个比较大的孩子,我是村中的领头羊。每天晚上领着伙伴们背着大人们去离村不远的小河玩,其实这不算是小河,而是好心的农民伯伯帮我们这群闹腾的孩子搭建的,水不深也不急,是发生不了事情的。等我们玩饿了呢,回到聚会上,我们衣服早已湿了,其实大部分并不是水,而是汗水。

现在可能会有一些聚会,但是不再是可以肆无忌惮的聚会了,在那里我可以放下面子与伙伴一同玩耍,但现在不行,在他们的面前太肆无忌惮会被笑话的;在那里我可以解放天性任意玩耍,而现在长大了却必须端端正正。

如今,我们那的小村庄已经改变了许多,现在村庄也要被拆掉,修建新的道路,村里的人也要搬去镇上住。一切都在改变,但童年的那份美好记忆始终留在心底。

指导教师:史诗源

【教师点评】

作者以自己童年的一段生活经历入手,先交代了自己到广西生活的缘由,然后详细描述了广西小村庄里的诸多画面:唱着刘三姐的山歌干农活、小孩子到小卖部买冰棍、晚间村里的聚会、孩子们河边玩耍。作者对于童年记忆中的生活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尤其是逐渐长大后远离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渴望回到记忆中的村落,正如鲁迅笔下的平桥村,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城乡在发展,这种乡土情怀更显得弥足珍贵。


IMG_256

©Copyright 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   管理登录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宏运大道梅香路102号   电话:(025)52158332 / 52159332(招生咨询)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