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 协同育人>>家长学堂>>阅览文章

【家长学堂】新生入学十问十答(第六期)孩子缺乏自信办怎么?
作者: 倪蕾 | 发布时间: 2025/10/23 8:24:28 | 7次浏览

【家长学堂】新生入学十问十答(第六期)孩子缺乏自信办怎么?

自信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隐形翅膀,能帮他们抵御挫折、勇敢探索。但不少家长发现,孩子遇事总说我不行,不敢主动社交,甚至回避尝试新事物。其实孩子的自信并非天生,而是在日常互动中逐步建立的,家长的引导方式至关重要。

少做评判者,多当观察者是建立自信的第一步。

很多家长习惯用你真棒”“太笨了等笼统评价,却忽略了孩子的努力过程。比如孩子画了一幅并不完美的画,与其说画得真好看,不如具体指出你今天特意给花朵加了露珠,观察得真仔细。具体的肯定能让孩子明确感知自己的闪光点,明白我的努力能被看见。同时,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当他们犯错时,用这次没做好没关系,我们一起看看问题在哪代替指责,让孩子知道不完美也不可怕

给孩子踮脚够得着的挑战,避免自信在挫败中消磨。

家长既不要替孩子包办一切,也不要强迫他们做远超能力的事。对于内向的孩子,不要直接要求去和陌生小朋友玩,可以先引导要不要把你的玩具分享给旁边的小朋友;对于学习吃力的孩子,从每天做对3道题开始,而非定下考进前10的目标。当孩子通过努力完成目标时,内心会产生我能做到的笃定,这种成就感正是自信的核心。

让孩子在承担责任中积累底气。

缺乏自信的孩子常觉得我没用,而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能帮他们建立自我价值感。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分配任务:3岁孩子自己整理玩具,6岁孩子帮忙摆碗筷,10岁孩子负责照顾绿植。当孩子完成任务后,及时反馈家里因为你变得更整洁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会转化为面对外界的勇气。

积极示范代替空洞说教

家长的言行是孩子的镜子,如果家长遇事总说我不行,肯定做不好,孩子也会习得这种消极思维。面对困难时,不妨坦然说这个任务有点难,但我想试试,就算失败也能学到东西。同时,避免拿孩子和他人比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你比邻居家孩子差远了这类话会直接否定孩子的价值,而你这次比上次进步了能引导孩子关注自我成长。

值得注意的是,自信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家长要多些耐心,允许孩子有退缩的时候,用妈妈相信你,需要帮忙可以告诉我给予支撑。当孩子在反复尝试中逐渐相信我有能力应对挑战,这份根植于心的自信,终将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Copyright 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   管理登录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宏运大道梅香路102号   电话:(025)52158332 / 52159332(招生咨询)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