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思维进阶,共研数理奥秘
作者: 倪蕾 | 发布时间: 2025/4/2 11:49:11 | 48次浏览聚焦思维进阶,共研数理奥秘
——江宁区开发区片小学数学(高段)教研活动
为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改革,推动学生数学思维进阶发展,2025年3月27日,江宁区开发区片小学数学(高段)教研活动在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思维进阶视域下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为主题,来自岔路学校、翠屏山小学、滨河实验小学等9所学校的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观摩四节示范课例,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的创新路径。
四课联动展风采,思维进阶显匠心
四节示范课紧扣“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大领域,以生活化情境、结构化任务驱动学生思维层层深入,展现了“低阶—高阶”思维能力的梯度发展。
第一节课是由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王婷婷老师执教《和的奇偶性》。王老师以“抽奖游戏”导入,学生通过抽取数字卡片并计算两数之和,自主发现“奇数+偶数=奇数”等规律。课堂中,学生经历“举例猜想—验证归纳—推理证明”的完整探究过程,教师借助数轴模型和韦恩图直观展示奇偶性本质,引导学生从感性认知走向理性推理,渗透数学严谨性。
第二节课五年级《圆的认识》是由翠屏山小学的戴玉婷老师执教。戴老师以“车轮为什么是圆的?”为核心问题,组织学生用绳画圆、测量直径、对比多边形滚动实验,逐步抽象出“一中同长”的圆特性。课堂融入跨学科元素,通过物理学“滚动摩擦力”分析深化数学理解,学生借助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圆心决定位置,半径决定大小”,实现空间观念的进阶培养。
第三节课,南京市诚信小学洪君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正比例的意义》。洪老师以“汽车油耗与行驶里程”的真实数据为素材,引导学生绘制表格、描点连线,发现变量间的线性关系。通过设计“辨一辨(判断正比例)”“编一编(自创正比例案例)”等分层任务,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值一定”的核心概念,并借助函数图像直观理解变化规律,凸显从具体到形式的思维跃迁。
第四节课五年级《和与积的奇偶性》是由东南实验学校帅立新老师执教。帅老师以“密码破译”为情境,学生通过计算多个数的和与积,探索奇偶性规律。课堂中,教师巧妙设计矛盾冲突(如“三个奇数相加为何是奇数?”),激发学生质疑;学生通过举例、反证、代数式推导等方法,从特殊到一般总结数学规律,体会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研讨交流凝智慧,共话教学新方向
课后,全体教师围绕“思维进阶的课堂实践策略”展开研讨。
教师们一致认为,思维进阶需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基础,通过结构化教学设计和开放性问题情境,逐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总结展望促提升,深耕教研向未来
活动最后,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数学教研组长王老师总结道:“本次教研活动不仅展示了思维导向课堂的实践样态,更为片区教师提供了交流共进的平台。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课题引领+课堂实践’的双轨模式,助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