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 滨河印迹>>研训>>教学纵横>>教学成果>>阅览文章

2018-2019第一学期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作者: 罗文涛 | 发布时间: 2018/12/15 21:00:33 | 2197次浏览

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纪实

——由《黄鹤楼送别》一课教学说开去

125.6.7  孔丹丹老师独自备课、解读教材

一、再现情境,感受想象的魅力

这篇文章是依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想象的送别场景,在这个场景中除了暮春三月美丽的景色之外,还有三幅画面。第一幅 看景藏情,画面中作者重点刻画了人物的动作;第二幅举杯话别,画面中作者重点揣摩了人物的语言;第三幅目送吟诗,画面中突出了人物的神情。这三幅画面作者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开想象再现送别的场景。诗文对照,会发现想象的场景中除了最后目送的场景在诗中言明外,其它都来自于作者自己的想象,在比较中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而这想象又有一定的依据,一切都合情合理。相聚十天,交流了很多,分别在即想说的也很多,可又不知如何说起,说起又似乎意味着别离,因而此时无声胜有声。按古人的习惯,古人送别喜欢以酒代情,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似乎总与酒有关,酒中似乎总寄托着一种情愫。 滚滚江水也是情之所归。李煜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现在李白曰:唯见长江天际流, 朋友远去,那份依恋仍然无法淡去,站在江边久久凝望,寄一份挂念于滔滔江水。

二、抓住留白,进行语言的训练

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语文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第二自然段中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这一句话是写俩人谁不说话,似乎是在看景,一会儿……一会儿……”句式的训练,仰望”“远眺文字的训练点,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还可以感受俩人久久不触动心中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远方……”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孟浩然登船离岸了,李白伫立在江边,眼里只有孟浩然的一艘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了,李白还是伫立在江边,只见一江春水流……此时,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会想些什么?作者特意留下空白,使文章更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在想象人物心理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检测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因为在想象此时李白心里想些什么的时候,正是对前文内容的一个回顾。

三、品读文字,训练朗读的能力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 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本文第三自然段是李白与孟浩然举杯话别的情景,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说的话就有所不同,有年龄的原因所决定,也有当时的环境所决定,即使一个人,说话前后的语气也会有所不同。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 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六个”“夫子”“人品令人敬仰”“诗篇誉满天下这些词句中包涵着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这是学生很快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的,这时候需要学生读出那份敬意,而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这句话锋逆转,一种不舍的离别情意又需要通过朗读传达,此时就需要让学生带着品读文字后的见解通过朗读表达。

教学法理论中对朗读有过这样的论述:文章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研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能使人感受。可见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四、借景抒情,体会朋友的深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杨柳依依,沙鸥点点不仅仅是简单的景色描写,而是作者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中国古代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杨柳依依暗喻依依不舍。而沙鸥在众多诗人的笔下,更是代友相伴的象征。比如白居易《送唐州崔使君侍亲赴任》那句发时止许沙鸥送,到日方乘竹马迎杨柳依依”“沙鸥点点,既有对友人美好的祝福又有对友人远行的依依不舍。

孤帆远影碧空尽孤帆是一艘船的意思。长江历来是黄金水道,运输繁忙,宽阔的江面上有很多船,为何在李白的眼中却只有孤帆一片呢?此时的李白是情有独钟,那是过尽千帆皆不见,孤舟一叶入目来。

全诗没有一处涉及友情的字眼,但是通篇都蕴含着这种深厚的情谊。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我们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诗句,就能很好的体现了他们分别、惜别依依不舍之情。  

李白与黄鹤楼有不少故事。李白第一次游黄鹤楼的时候,面对美景,自然是诗情大发。正想提笔赋诗,却见壁上已有诗作,那是崔颢的《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读完全诗,惊得半天没有说话,这等好诗,岂非凡人能做。于是李白感慨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提诗在上头。据说后来李白一直心有不甘,竟然还有让自己不敢下笔的地方,胸中块垒,难以展抒。后来到金陵,游金陵凤凰台时,一时兴起,便写下《登凤凰台》一诗,欲与崔颢一较高低,其诗为: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其风格意境却有相似之处,而境界高远确也难分高下了。  十年之后,李白与孟浩然见了第二次面,这次李白写了《赠孟浩然》,以表达自己的朋友的钦佩。《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辑清芬!能得李白如此厚爱的人,当少之又少了。

12月10、11日备课组研讨,加粗部分为研讨确立的内容。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理解词义,积累表示的意思的词语:

2、圈划文中优美的句子,朗读交流;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读课文,感知送别场景,领悟诗人与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重点:

能通过品读文字,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解诗情。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新的课文——学到了一首新的送别诗。[点击]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谁愿意来读一读?适时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我能感觉到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依依不舍。

2、课文的作者读了这首诗,也被诗人的离别情深深打动了,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他想到了哪些画面呀?(看景藏情、举杯话别、目送吟诗)

3、这节课,我们将和作者一起,诵读古诗、想象画面、感悟诗情。

二、据诗想象,感悟诗情

(一)学习看景藏情

1、师: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眼前迷蒙的烟雾系不住过往的飞鸟,似锦的繁花写满了离情。[点击]

2、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的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3、请一位同学读读这句话。

4、你从这段话语中感受到什么?(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追问: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预设:仰望”“远眺两人在一起,即将分别,时间不多,应该有许多话要说,但他们却谁也不说,只是看着远方。说话意味着道别,不说话也许相聚的时光还可以再延长些,于是把这份情融入在看景中。

追问:文中哪个词能体现他们内心的情感?

提示:[仰望”“远眺]

师:送别之时正值春意正浓,送别之地,又是天下名胜黄鹤楼,两位诗人真的被暮春三月的美景迷住了

:贴合两人个性,李白生性豪放,孟浩然也不屑在临别之际效仿儿女执泥态,但两人却是过从甚密的好朋友,依依惜别再所难免,但又不愿浅薄地表露出来,用字,藏得愈深就愈表明感情深啊!)

师:同学们,一个小小的藏字隐藏着多少情意呀。他们为了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引读:一会儿……一会儿……这是在赏景吗?这分明是在藏情呀!

[,一触即发,说一句话,离别的伤感就会涌上心头。]

过渡:离别在即,此时无声胜有声,凝咽胜有泪。送君千里终需一别,黄鹤楼上,李白、孟浩然举酒话别。

(二)学习举杯话别

1、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圈画出体现两人感情深厚、依依惜别的字词,并写写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读。

3、交流:

(出示: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 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师:这段话中你关注了哪些字词?体会到什么?

预设:

(1)六个字体现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

(2)夫子”“兄长和老师是李白对孟浩然的尊称,也可见他对孟浩然的敬仰。

(3)人品令人景仰”“诗篇誉满天下是说孟浩然的人格高尚,学识渊博,是李白敬仰孟浩然的原因。

(4)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写出了李白心中的万般惆怅。

资料:孟浩然早年有济世之志,但后来最终归隐山林,不愿意做官。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愿意拍马奉承。他是唐代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春晓》这首诗可谓家喻户晓,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就是誉满天下

师:李白的狂妄其实是天下皆知的,他不把孔子放在眼里,说(出示)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醉时连皇帝喊他也不予理睬,说(出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见他的狂士之态,但惟独对孟浩然敬仰。请看十年后他写给孟浩然的诗:

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风流指浩然潇洒高洁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

师:生活中突然就要失去一个良师,一个益友,一个兄长,一个知音了,李白能不难过吗?一齐读。

师:李白对孟浩然的离去内心充满无限的伤感,那孟浩然呢,他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

出示: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师:孟浩然这番话语,你读懂了吗?

预设:

A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话,世界上有你这样的知己,就算不在一起,远在天涯海角,也像邻居一样的近。友谊不会因为远隔千山万水而受到丝毫的影响。

B他要李白知道,真正的朋友,人虽然不在一起,但因为友谊,心能靠的很近。

C孟浩然把他与李白的情谊比作长江水,时间会流逝,但情谊永不变,分别只是暂时的。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D他要李白乐观起来,因为没有今天的分别就没有明天的重逢,今天的分别是为了明天的再见。

E他因为年长,在这时候劝慰李白。

师:带着你的理解,用如兄长,似老师一般的口吻,安慰安慰李白。

师:两个大诗人,一对好知己,他们的话别是多么的深情,多么的深刻呀,还想再读吗?

4、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点击]

(三)学习目送吟诗

1、师:多好的一对朋友,多么感人的画面啊!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我想,此情此景,就连岸边的落花也会悄悄地落泪,就连江边的杨柳也在微风中吹拂着枝条好像在说:慢些走,慢些走。就连江上的沙鸥也在孟浩然的船头盘旋,久久不愿离开。就让我们也随从李白到江边去送送他的好朋友孟浩然吧。

师:[点击](屏幕出现李白目送孟浩然远去的画面)

2、出示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3、学生读。

师:(屏幕出示: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的白帆早已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久久地凝视着一江春水,心潮澎湃,他想: )想些什么?

预设:

A让这一江春水带去我不尽的思念吧。分别是短暂的,明年的暮春三月,黄鹤楼上再相会。

B想当初,我们一起吟诗作赋,把酒言欢,携手同游,好不快哉。而如今,我们天各一方,远隔万水千山。不久后,我们一定还能重逢。

师:这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音乐:《渔舟唱晚》)

过渡:此时此刻,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脍炙人口的名诗。引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出示诗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指名读。

小结:真心真意的朋友分别了,他们的情谊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

三、诗文对照,体悟写法。

1、读着这首诗,感受着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作者想象到了这样三幅画面。想象源自诗歌。作者的想象是根据诗中的哪句话得来的呢?

(出示):作者由 这句诗想到了

2、学到这里,你还有不明白的吗?老师有一个问题:江上真的只有一只帆船吗?

3、读懂了诗意,也领悟了诗情。李白用28个字演绎了他与孟浩然分别的情形,表达了两人依依惜别之情。我们看文章的作者又借什么表达这样的惜别之情的呢?(板书:动作、语言、景物)

3、朋友远行,诗人为他作诗,这样的就叫送别诗。其实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谁还记得?老师这里还有一首送别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送别诗)

作者通过想象人物的动作、语言,用3幅画面表达这情意。有的是诗中已经提到的,有的却是诗人特意省略的,我们,只有张开想象的翅膀,才可能像作者那样真正将诗读懂读透。

四、课后作业:

同学们,《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的作者告诉我们学习古诗不妨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能更深入地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课后,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首诗,想象其中的情景像作者那样写一写。

板书:

25、黄鹤楼送别

看景藏情

举杯话别 依依惜别

目送吟诗

12月11日孔老师尝试上课,微调教学设计。12月12日正式上课。

QQ图片20181214184122

12月12日孔老师教学反思:

近来,我读了一篇文章《好课如松》。文章指出:好课如松,简约而丰满。松,根系坚韧有力,深深扎入泥土,枝干通过它从大地汲取养分;松,外形是简约的,一根笔直的干撑着伞一样的冠。松,又是丰满的,主干挺拔,枝干有力多变,针叶丰满浓密。那根系就像从文本中发掘出的对学生学习语文有价值的东西,它是学生学习语文提升语文素养的依托。那粗壮的干宛若课的清晰的主线。那从干上向外伸展的有力的枝和枝缀生的浓密的针叶,不就是课堂上在合适处切入的丰厚的语文训练么?

这不由得使我联想到本学期我们五年级语文组举行的备课活动,课题是《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这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生动再现了诗人李白在黄鹤楼上送别好友孟浩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的情感。文章情景交融,场景生动感人,是一篇美文佳作。

一、夯基础,循序渐进

第一次备课,动笔撰写教案时发现这一思路中规中矩,没有突破以往第一课时的固有框架,显得较为古板,毫无新意,更重要的是学生活动这一块在备课中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在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上学生如何活动起来?他们会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又会有什么收获?还会遇到什么困难?等问题都未得到解决,教师的角色定位有点越位。

二、抓矛盾,美文美教

于是,我再次研读文本,以学生的身份解读文本。设身处地想一想:什么地方学生能够读懂,什么地方学生读起来有困难,我该如何有效引导?再反复朗读课文: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我被课文优美的场景描绘吸引了,被文中李白和孟浩然的这份真挚友情感动了。如此美妙的语言,如此优美的送别场景,不正是学生所要学习积累的吗?面对如此艳丽的春景,李白和孟浩然都无心欣赏,这是何故?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文中的景色描写不正是更好地烘托出诗人的离别之情吗?抓住了矛盾,把握了学生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和情感发展的生长点后,我把教学目标重新设定为: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理解词义,积累表示的意思的词语:

2、圈划文中优美的句子,朗读交流;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读课文,感知送别场景,领悟诗人与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4、在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时,就字词教学这一部分,我先让学生学习一类生字词,重点解决的音、形、义,再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好词好句,交流收获,质疑问难,然后美美赏读优美句子,感悟那幅艳丽的黄鹤楼春景图,然后再读课文长句子,积累表示的意思的词,在此基础上再整体读文,把握课文内容。这样,既注意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丰富了文本的审美教育。

听课老师 听课反思:

陈锐老师:

作为一名老师,一学期能上两到三节公开课,这学期就算没白过。只可惜,目前我们大多数老师都处在白过的阶段。

这是我们备课组备课、研讨、评课后,说的诸多话中的一句,感觉很值得我想想自问这个学期,你,有没有白过?虽然我上过两次,但感觉都不理想。想来,我也是白过的了。评课时,很多语文老师说:文包诗,不好上,把文包诗上好的人不多。

所以,如何把文包诗的课文上好?是我目前最想探究的问题。最后一致讨论的结论就是:文包诗教学,最终目的教诗,诗,是最主要的,文,是诗的凭借和依托。 诗歌流传千年,很多的背景需要讲述。故事要读,而且要有感情地多方式地读,积累语言,不必多讲文,因为文章就是背景,就是诗意的渗透,结合诗歌来回顾文,文和诗的关系一笔带过。诗歌要多诵读,多品味,诗意、诗情要理解到位,诗歌、文章中的诸多意象我以为要讲解,比如:杨柳、沙鸥、孤帆、春水等等。这就是我的一点思考和收获。

胡婧老师:文包诗是编者根据儿童的心理规律,创作性自编出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型。这类课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一首诗或词巧妙的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现代白话短文中。短文大都编成一个饶有兴趣的小故事,它会在文中恰当地引出要学习的古诗,简明生动地介绍与这首诗密切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情况以及创作本诗时的具体表现,让诗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辉。文是为理解诗服务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诗文对照,引导学生从文中理解诗意,从诗中领悟诗情!由文中的介绍联想到李孟二人关于深厚情谊的故事,为了突出这份情谊,我觉得有必要讲。但是讲到什么程度,那就要注意一点了:讲情谊是为了再现、体会李白与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只要能让学生体会到这份情,就够了,不要反客为主。

IMG_0832

01417772BE6F2306284AB619E1EA2D51

©Copyright 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   管理登录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宏运大道梅香路102号   电话:(025)52158332 52159332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