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实验学校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纪实
作者: 罗文涛 | 发布时间: 2018/11/29 20:46:06 | 923次浏览滨河实验学校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纪实
刘淑媛老师独自备课
《一路花香》 课文解读
《一路花香》是则印度寓言故事,主要讲了挑水工和两只水罐的故事。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它: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向我们揭示了: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课文的条理非常清晰,共三个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不同的内容。第一小节:挑水工用一好一破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结果。第二小节讲有裂缝的水罐因惭愧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叫它回去时注意路旁的花。 第三小节写破水罐看了花后,仍然为漏水而感到伤心,挑水工告诉他:是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了美丽的花。文章的语言清新质朴,对于学生的阅读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难处。但是,故事的寓意是非常深刻的,因此,我在想,如果引导学生通过这样一个质朴美好的文章自然领悟其寓意呢?
反复阅读此文,我发现,文章中有一条明线,破水罐的心情变化。一开始,破水罐因为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挑水的任务而感到十分惭愧,就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让它注意观察一路上的景色,它又感到一丝快乐,但仍然为自己的漏水而感到伤心。显然,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从研究破水罐的不同心理为切入点来阅读文本,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
再者,文中的第二自然段基本上是挑水工与破水罐的对话,作者有意识地省去了提示语。在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因课设练,让学生根据人物的不同语气加入不同的提示语?以此来训练学生揣摩不同语态的本领。
当然,第三小节才是文章的重点所在。特别是挑水工的一段话,意味深长。因此,我们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第三段,重点引导学生去揣摩挑水工的话,看看挑水工为什么不把破水罐扔掉,再想想挑水工是怎样充分利用破水罐的。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我想可以让孩子自己来续写故事。通过续写,孩子们自然而然地会将寓意运用到文章中,这样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我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多地学习挑水工,知人善用,充分地发掘每个学生的价值,让每个学生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收获更多的花香。
15、《一路花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
1、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即明白做人既不要骄傲自满,也不要自卑,要正确看待自己,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教学重、难点:读懂故事,体会寓言要阐述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14课,首先,老师要检查你们的生字词掌握情况,请拿出听写本!(请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听写,每人写四个即可)
2、听写词语。(水罐、裂缝、完好无损、骄傲、惭愧、花种、浇灌、欣赏)
3、点评。(出示生字幻灯片)
请全对的举手,错一个的举手,错三个以上的举手。(分层了解)
4、复习:感知课文内容。
过渡:哪位小朋友能用刚才听写的词语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聆听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思考地很认真,说得也很好,《一路花香》这篇课文主要讲有两只水罐,一只有裂缝,一只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里,而那只破损的水罐却只能运半罐水。所以完好的水罐很骄傲,破损的水罐很惭愧。但挑水工却充分利用破水罐漏水这一特点,在它这一边撒下花种,用渗出的水浇灌出了一路鲜花,并每天摘下鲜花插在花瓶里供主人欣赏。
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14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 解析寓意
1、以问题切入文本(出示完好的水罐、破损的水罐的图片)
过渡:那么,在这两只水罐中,你们喜欢哪一只呢?为什么喜欢它?请同学们细心地读课文,从课文中去找理由,并用“——”画出有关句子。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交流。
课堂预设:
生:我喜欢破水罐。(请喜欢破水罐的同学举手)
1)师问:你们为什么喜欢破水罐呢?(浇灌出了一路鲜花)
2)拓展:你能够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路旁的鲜花吗?(出示鲜花图片)
3)师问:看到这么美的鲜花,破水罐的心情如何呢?(一丝快乐)
4)理清破水罐的感情:为什么感到快乐呢?(鲜花很美)
“一丝”怎么理解?(一点)为什么只有一点快乐呢?难道它的心中还有什么不快乐的事吗?再读课文能,从文中找一找。(每次只运半罐水,让挑水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感到很惭愧、伤心。)
解释重点词“惭愧”。
指导学生读破水罐对挑水工说的话,要读出惭愧的语气。
师小结:所以两年来,破水罐一直活在自卑、自责中。
5)反问:破水罐真的一点功劳都没有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课文中去找一找。(能运半罐水,渗出的水浇灌出美丽的鲜花供主人欣赏)
6)延伸:此时,你想对破水罐说些什么呢?
师小结:我们应该教导破水罐要正确看待自己,不要老是自卑、自责。
7)过渡:刚才有几名同学没举手。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哪只水罐吗?
生:喜欢完好无损的水罐。
8)师问:为什么喜欢它呢?
生:因为它每次都能运满满的水。
9)师反问不喜欢完好水罐的学生:你为什么不喜欢它?
生:因为它太骄傲了。
10) 总结归纳:学习了这则寓言,从两只水罐的故事中,小朋友们明白了什么?
师小结: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能自卑,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幻灯片出示)
三、创新拓展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同学,身上虽然有些缺点,但也有很多闪光点,你能够举一些例子吗?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小结:刚才老师真的被你们的话语感动了,真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开心地、充满信心地生活!
四、感情升华,分角色朗读。
过渡:下面,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将课文读一读。
角色分配:女生扮演破水罐,男生扮演挑水工,教师读旁白。
五、赠送名言。
师:老师有几句名言要送给大家,请看屏幕!
1、教师范读。(配乐)
2、请学生读。
3、齐读。
六、布置作业。
“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当破水罐听了挑水工说的这句话后,它的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我们寓言的结尾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完好无损的水罐 骄傲
有裂缝的水罐 自卑
11月5日 刘老师与四年级语文备课组交流备课内容
11月7日 刘老师在四二班试上《一路花香》,并适当调整教学设计。
11月9日 刘老师在四五班上展示课
刘老师教学反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染,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分析角色,看看带来一路花香的人是谁?”这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孩子们紧紧围绕问题进行积极的读书活动,都在为自己的结论寻找有力的证据。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在读书中感悟,伴着这感悟,书也读得越来越有味越来越有情趣。最后得出结论,世上任何一件东西一个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
如何让学生真正读懂“我们即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为此,我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惊醒一分为二地辩证地分析:那只完好无损的水罐,它总是能将水满满地送到主人的家,是值得骄傲的!主人家不都需要这样的好水罐吗?但是这只好水罐如果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那就不可取了。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破水罐,让学生在辩证的思想中揭示了课文的寓意,“收获了一路花香”。这种说话练习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帮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课上完了,课上呈现孩子氛围较好,但总感觉牵着孩子走的痕迹严重。也是这节课的最大缺陷,因为教师的理性和牵制过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思维浮于表面,不能深入思考,课堂上没有生成,所以也没有火花。我感到问题的设计,教师的引导,特别是运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放手让孩子学感兴趣的人物,让学生多思考、多读书是我下次磨课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报道: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滨河实验学校小学四年级语文组《一路花香》教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滨河实验学校小学四年级组如期组织语文教研活动。 2018年11月9日,滨河实验学校小学四年级语文组语文教研活动在四五班展开。本次教研活动,让我们领略到课堂之美,为师之趣,教育之专,成长之乐。
本次教研活动在滨河实验学校小学四年级语文组全体组员的努力下拉开了帷幕。刘淑媛老师是一位快乐随和、对课堂充满热情的老师。她和我校四五班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一路花香》一课。刘老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从学生的难点出发,巧妙设计,教学层层深入,让学生学有所获。刘老师亲切、随和、机智、幽默的一次次评价,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后,刘老师用她对待教育事业的无限热情向我们讲述她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在交流讨论会上,老师们畅所欲言,真诚评课,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滨河实验学校小学四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促进了小组间资源的共享,达到了教师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互助成长的活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