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科学备课组活动纪实
作者: 罗文涛 | 发布时间: 2018/11/27 20:29:05 | 778次浏览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科学备课组活动纪实
科学教研组一直注视教师的自身发展,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一直坚持五步教研法(独立备课、集体备课、试教、展示、研讨反思)开展教研活动。
10月18日 于秋波老师独自备课
《光的行进》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一、预期学习结果:
1.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
2.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能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探究光的传播。
4.养成尊重证据,用事实来支持或反驳观点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难点:能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探究光的传播。
三、教学准备:
三张带孔的卡纸(将每张纸上的孔打在相同位置)、吸管若干(直、弯)、激光笔、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小龙湾网红桥视频,提问:是什么让夜晚的这座桥如此亮丽?(灯光)如果夜晚没有光行吗,你们觉得光重要吗?
2.经过刚才的交流可以知道光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生活中处处需要光,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五彩斑斓,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板书:光)
二、认识光源
1.那么,光都从哪里来的呢?请举举例子。(灯泡、蜡烛、太阳等等)
2.小结:同学们提到了很多能发出光的物体,科学上把自己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那上述的这些光源,你能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分类吗?
3.学生辨别光源,知道哪些是人造光源,哪些是自然光源。
4.强调:有些物体看起来是亮的,但它并不是自己发光而是反射来自其他物体的光本领比较强,因此不能作为真正的光源,如镜子、月亮等。
三、导入光行进的问题
1.(Ppt展示各种光行进图片)提问: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你能发现光是沿着怎样的路线行进的呢?
2.本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一下光是怎样行进的。(板书:的行进)
3.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教师适时引导解释各种猜想。
四、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1.有很多同学都认为光是直线传播的,有的同学不太确定,真的是直线传播的吗?在被证明之前,这个观点只能作为一个假设。
2.你能想到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一点吗?
3.动手探究
(1)介绍电筒、带孔的卡纸、吸管这些材料,你能尝试选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一种方法证明光是怎样传播的吗?
(2)分组汇报实验方案,其他小组判断可行性,教师及时引导总结。
(3)提示:①也许你只用到部分材料;
②注意不要用光源直接照眼睛以免影响视力。
(4)学生分组实验。
5.展示与交流:
(1)学生汇报与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要求说一说实验结果符合或不符合光直线传播的假设。
(2)询问其他同学从该组的汇报中有什么收获或疑问建议。例如:怎么知道三个孔在一直线上等等。
6.教师总结实验结论。
7.拓展应用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光与影子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好伙伴,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路灯下人的影子是怎样的,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画画这个人的影子吗?
8.光不仅可以在空气中行走,在水中行不行?
9.教师演示光在水中行进,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我们的结论可以怎样修改呢?(在同一物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五、总结本课
提问:今天科学课上,你们研究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六、板书设计
光的行进
自然光源:太阳、闪电、萤火虫等
1. 光源
人造光源:灯泡、蜡烛
2. 在同一种物质中,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11月1日 科学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
11月8日 于老师在五一班试上《光的行进》,并适当调整教学设计。
11月12日 科学备课组就于老师的课展开研讨,并适当调整教学设计。
11月21日 于老师在五四班上展示课。
11月8日 于老师的教学反思:
在进行光源分类的环节中,有的学生对问题可能存在理解偏差,无法想到自然或者人造这些概念。我将会从引导方式上进行改进:上述这些光源你能从来源上给他们分分类吗?
对“光是如何行进?”这个问题的分析上,许多小组想法各异,与预想会存在很大偏差,这个时候我的引导显得最为重要,在肯定学生想法的时候,我将从光的传播方向、角度等方面进行引导纠正,从而指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这一设想。
11月21日 张老师的听课反思:
11月21日听了于秋波老师的《光的行进》这一课,于老师的课生动自然,活泼有趣,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探究光的行进路线。书上的实验室利用三个带小孔的纸片来探究光的行进路线。于老师打破传统实验方式,用了更加简便的直吸管和弯吸管作为补充材料来探究,实验效果更显著,而且很创新!
在最后的结尾又拓展了影子的产生,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知识点进行了应用,使学生对这一内容了解得更加深刻!
在这一节课中,有些提问的地方可以提问地更加细致一些,更加有针对性一些。这样学生回答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附:活动报道
科学教研活动报道
2018年11月21日,新学期的首次科学教研活动在滨河学校的五四班里召开。由于秋波老师利用有意思的教学方法和教具,为孩子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课,让孩子们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并收获合作的快乐。
于秋波老师执教的《光的行进》,以新颖的方式导入课堂——播放网红桥——小龙湾璀璨的夜晚视频,并提出是什么让夜晚的小龙湾如此美丽,从而引入新知识。随着课堂的进程,于秋波老师以不断的提问—回答、小组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的方式去探究,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及组间相互提意见、想法,或作补充,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完善科学概念的落实。课堂气氛积极活跃,教学过程井然有序。课后,科学组老师们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充分肯定了于老师这节课教具丰富,教学过程流畅,让学生得到了锻炼。
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使教学研究更具魅力与凝聚力,让校本教研真正地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