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培训】观摩翠屏山教研片小学英语活动,做好二次培训
作者: 袁小广 | 发布时间: 2018/11/30 15:37:10 | 872次浏览2018年11月29日,我校英语老师前往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参加翠屏山教研片小学英语活动,老师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独特的教学魅力深深地感染了台下听课的老师们。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是一种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投入到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加深知识理解,促进思维拓展,真正感受自身的价值的过程。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位,课堂才有可能因此而激情荡漾,灵感迸发,精彩纷呈。
回到学校,我校庞倩老师给所有英语老师做了针对性的二次培训,她介绍了英语会话教学的主要流程,以及各个环节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完成,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说实话,我校的教研活动擅长采用经验分享的模式,不仅让参与的老师有施展自我的舞台,也让没参与的老师有上升的机会,这是一举两得的。
希望我校的英语教研活动可以越走越好!
感悟:开放问题引思维开阔,智慧预设促精彩生成
绘本通常是以图文共存的方式叙述一个完成的故事。绘本具有直观性,绘本中形象的插图可以直观的反映故事的大概内容,减少学生的阅读障碍,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绘本具有生活性,绘本呈现的故事大都来源于生活,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绘本具有故事性,绘本故事有着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尾,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同时绘本具有情感性,绘本呈现不同的故事,表达不同的情感,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情感表达的理解力。绘本阅读的种种益处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其语言知识技能的提升。
一、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背景知识得以激活
绘本是课外阅读的有效补充,相对课内阅读,绘本信息量非常大,因此教师在和学生一起阅读绘本之前应该清楚学生已经掌握了那些知识点,根据KWL阅读指导策略,即了解学生的“What I know”信息,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活动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而开放性的问题往往能够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二、开放性问题让故事可以预测
绘本阅读应注重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赵玉琤,2016)。在绘本阅读中想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设计开放性问题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好奇是小学生们的天性,在绘本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根据标题、封面、插图、录音等方式来猜测这个故事,或者故事的某个片段可能会发生什么内容。通过开放性问题,学生充分预测故事内容,感知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
三、开放性问题让故事理解得以深化
绘本阅读篇幅太长、词汇量大、生词较多,在绘本阅读课中,对于难点词汇的处理,一直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如果在理解重难词汇时,能够合理设计开放性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四、开放性问题让知识建构更加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自主建构知识。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并针对性的设计开放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构建阅读材料,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开放性问题,给学生发问的权利
教学中,提问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发问,而学生忙于应对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也应该允许学生对老师,或者同学之间互相提问。教师的提问往往是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出发,提出的问题可能不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且问题的内容也比较老套。如果长此以往的话,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只是流于形式,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转变方式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六、开放性问题让故事结尾更有“味”
故事的结尾是绘本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收尾设计往往可以起到锦上添花、耐人寻味的效果。若在结尾设置开放性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启迪智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绘本教学中,合理设计开放性问题可以打破沉闷的课堂,开阔学生思维,激起层层涟漪。教师应抓住契机,合理设计开放性问题,打开学生话匣子,方飞学生想象,启迪学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