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 滨河印迹>>研训>>教育科研>>校本研训>>阅览文章

【二次培训】参加“朗朗读书声,浓浓语文味”教学展示活动和二次培训
作者: 袁小广 | 发布时间: 2018/10/18 15:35:46 | 903次浏览

2018年10月17日周三,我校部分二年级语文老师受邀参加了由江宁区实验小学举办的“朗朗读书声,浓浓语文味”语文阅读活动。二年级语文备课教研小组对于此次活动也做了针对性的二次培训。二年级组的语文教师对于此次活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杨梓老师进行总结,她指出:二年级的阅读不能只是枯燥的进行唱读,要让孩子在读书中寻找乐趣,而且要让读书渗透在我们日常教学的每一件小事上。从“强迫”孩子阅读变成让孩子“主动”捧起书来读。

本次二次培训给二年级组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很大的启发。学校委派教师出去听课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在自己学校老师不断学习和探讨之余,也能和别的学校的语文老师、别的老师的语文教学进行比较。取长补短,让我们的课堂更生动。二次培训,对于语文教师特别是新加入的语文教师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相信在教研小组的努力下,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活动能越来越好。

感悟: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文文本教学是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优秀的教师总是能从一个教学点发散开去,调动学生的激情和智慧,在语文的知识海洋中徜徉,这样的教学点就是文章的生长点,它是把文本中具有特定价值的东西植根到学生的心里,生长出语言的、文字的、文化的、情感的、思想的树来。

但是,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文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更充分地挖掘小学语文的文本“生长点”,激发语文课堂的活力,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全面发展,是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重要课题。其实,在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发现,这生长点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词语、句子、标点、数据,还可以是一次拓展、一组比较、一场论辩。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点加以“小题大做”尚有章可循,但是怎样让它成为教学中的生长点,则取决于教师个人的领悟和独具的匠心

为了能让“渔”真正引领学生捕到“鱼”,我们可以将目光放在“能引发学生热爱文字和文化之处”、“能浸润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之处 能放飞学生的思维和心灵之处”,基于此设计出来的问题就是一个好的生长点,它的覆盖面要宽、空间要大,学生思维和心灵的翅膀才不会受到拘束,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兴趣,要能激发学生独特体验,学生思维和心灵的翅膀才张得开,才飞得起来。 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有时候我们追求意义,不需要解决问题。把握好课的生长点,有时候显得意义非凡。

“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用心地钻研文本,尽心钻研课堂,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积累宝贵的经验财富。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终会品到一脉清香。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Copyright 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   管理登录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宏运大道梅香路102号   电话:(025)52158332 / 52159332(招生咨询)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