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 滨河印迹>>研训>>教育科研>>校本研训>>阅览文章

悦·读一夏——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作者: 程雨晴 | 发布时间: 2022/8/8 7:00:04 | 2089次浏览

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读《教师最当有情怀》有感

这本有意思的书的作者是吴志翔博士。最初知道吴博士的名字,还是刚工作的时候。他是武汉大学美学博士,著名作家,教育学者,教育时评人,有几十篇文章入选大中小学各类读本和选本。在看这本书之前,由于我是担任小学体育教学的,所以对于吴老师的教学还不是很了解。在看完整本书后,感动于吴老师满满的教育情怀,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日月如梭,青春流逝。毕业到现在,我教过不少学生,他们有的天真聪明,活泼可爱;有的调皮捣蛋,脾气倔强;有的性情温和,善解人意;有的学习认真,做事踏实……形形色色的学生,给我带来难以忘记的回忆。每一次说起“我的学生”,总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油然而生。孩子们那一个个鲜活的身影,那一张张天真的脸庞,那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那一个个共同学习的日子,充实了我的每一天,伴随我不断走向成熟。

就对我们体育老师来说,除了教学素养,也需要有教育情怀。如果我们只在意学生是否学会了各个运动项目的技巧当中去,那么学生也只是受条条框框的形式所限制,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想要学习。“教育没有纯方法、纯技巧的东西。方法、技巧的背后有一个‘情’字在支撑。”所以,我也深刻的反思自己:在教会他们体育技能的时候,是否切实的将我们的情感注入进去,课堂上是否因为少了些包办和限制而多些自主和引导。“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看来,教师更像是学生的引导者,陪伴者,要发自内心去关爱和呵护学生。看了很多篇吴博士的教育文章后,真心觉得:老师需要要有一个好的心境,关爱学生,呵护学生,发自内心的去为学生着想,教育情怀远比教学形式更重要。

老师在书中的很多语言,其实是说到一线教师的内心里去的。所以看书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生涩,而是一气呵成的读完了。“在教育的现实中,我们允许老师不喜欢某些学生,但不允许不尊重学生。”有时候确实如此。我们常常会和学生说,你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反观自己,是否时时刻刻做到了尊重学生?

看到文中教育者对于孩子的做法,看到他们对孩子的那种爱和包容时,我常常会反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其实,现在的班级里,也有许多让人头疼的孩子,有时候的自己,确实也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在思考问题,只是在用我们大人的眼光来处理问题,来责备并教育他们。只有富有情怀,心中才会产生爱意,回想着“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这句话,就很容易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

纵观整本书,满满的教育情怀。做有情怀的教师是幸福的,在这平凡而又神圣的教育殿堂,我亦需坚持教育的执着和追求,永不放弃!

2ee4aa16ca71d85633c552ad08a3e30.jpg

作者简介:

胡冰,毕业于衡阳师范学院,从事五年专职体育教师,多次带领孩子们获得区级团体奖,区级个人二三等奖。

教育格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Copyright 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   管理登录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宏运大道梅香路102号   电话:(025)52158332 / 52159332(招生咨询)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