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第一次教研活动
作者: 罗文涛 | 发布时间: 2018/11/5 16:06:04 | 1063次浏览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第一次教研活动
--以计算教学为契机,开展生成性课堂
思考:由于学校年轻老师居多,教研组一直关注于新授课的研究,所以这学期将分类型突破四大方面的数学内容的教学,教研活动的第一个内容定为“计算课怎么上?”,“怎样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更深层次的理解算理,发展数学思维,建构数学知识,让课堂更具生成性?学生更具主体性?”以下是我们滨河小学教研组开展的活动。
10月29日 姚应平老师独自备课《小数除以整数》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59~60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并初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上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难点:明确算理,能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
教学过程:
一、淘宝购物,提出问题
1.谈话:双十一要到啦,老师打算买一只钢笔,我看中了一只单价25元的钢笔。很幸运地,我抽到了一个红包:满100减10元,那我得买几只呢?(4只)
2、提问:找其他老师凑个单,买4只,付了90元。请问他们每人该给我多少钱呢?列出算式:90÷4
追问:为什么要用除法?
明确:因为要把90元平均分!
在练习纸上写出竖式,指名一名同学板演。
产生疑问:到底每人多少钱有没有算出来呢?
解决:还可以继续往下除。
二、自主探究,交流新知
(一)自主尝试一:
1、引导算理:提问:怎样继续往下除?
指出:在余数2的后面填上0,用20继续除。
追问:为什么想到要填0?
引导学生思考:剩下的2是2元,不能平均分给4个人,把它变成20角就能平均分了,单位变小了;从计数单位上考虑,就是把2个一换成20个0.1,把计数单位变小,就能继续平均分。
2、尝试交流:
让学生接着自己之前写的竖式往下写。
展示几种写法:预设会有:
展开交流:你支持哪一种,说出理由。
明确:把2变成20个0.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5个0.1,所以5在十分位上,在商的个位和十分位上要点小数点。
3、分享体验:
谈话:以前我们做到余数2时就不往下继续除了,而通过这道题的计算,你有什么新的体验?
明确:现在出现余数时我们可以添0,继续往下除,只不过商变成了小数。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除法
(二)自主探索二
1、出示:
分析信息,列出算式:9.6÷3= 和5.7÷6=
2、估算:能不能先估一估哪一个单价会大一点?
感受:只要看首位够商几,第一道算式的商应该是三点几,第二道算式的商应该是零点几。
3、尝试计算:两道题的竖式写在练习纸上,教师巡视,收集作品。
4、展示交流:对比不同的写法
沟通:是写0.6还是写6?
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
明确:个位分完,接下来分的是十分位上的6,是把6看作6个0.1来平均分,0.6不能平均分;其次为了书写美观、简洁也不需要写0.6;第三就把小数的除法当成整数除法来做;第四,如果个位不够商1就商0。
5、验算:与整数除法验算的方法一样:用商乘除数,看等不等于被除数。
(三)回顾反思
1、对比思考:
经过这三道题的尝试,你觉得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没什么相同点;小数除法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2、总结方法:
(1)小数除法可以就当成整数除法来做,从被除数的最高位起依次除以除数,除到哪一位,商就商在哪一位的上面。遇到有余数时可以添0继续除。
(2)注意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个位不够商1要商。
三、练习巩固,加强提升
1、自主完成60页练一练4道题,指名学生板演。
2、学生自主上台讲解改错,巩固提升。
3、总结注意点。
四、分享收获,课堂小结
交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0月30日 :姚应平老师与五年级数学备课组交流备课内容
10月31日 : 姚老师在五(1)班试上《小数除以整数》,并适当调整教学设计。
11月1日 :姚老师与备课组商讨教学环节的改进。
11月2日:第一节在五(4)班试上
11月2日:第三节在五(3)班上教研课。
11月2日下午 数学教研组展开讨论
讨论的一点点收获:
本次开展的“计算课的教学为载体,开展生成性课堂”的活动,让我们数学教师在活动中得到了一次小尝试,了解了计算课要把握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以问题引领学生的思考,把握学生的课堂生成,展开精彩的探讨。明确算理,规范写法,让学生在过程中自主建构数学的学习,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11月2日 各教师反思
姚老师的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有多次探索计算方法的经历和体验,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转化等方法迁移旧知,探索计算方法,因此对于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学习不会感到困难。五年级学生在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解疑能力等各方面较低年级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他们乐于在独立探索、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所以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探索的过程,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计算方法,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质疑、讨论,解决困惑来理解算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所以我结合现实中的问题首先让学生感受到有余数,继续除的必要性,通过有趣的生活问题成功引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其次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在讨论与质疑的过程中,明确算理,规范书写,感受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并且通过不同类型的除法,让学生在计算中感受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注重对方法的总结,注重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正在成为课堂的主人。
潘凯老师的听课反思:本节课姚老师进行了小数除法的教学,以贴近生活的淘宝购物引入,成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层层递进,很好的带动了学生思考的热情,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在纠错中深度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出色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是一堂十分精彩的数学展示课。
附:活动报道
滨河小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第一次教研活动
--以计算课的教学为载体,开展生成性课堂
11月2日我校姚应平老师在五(3)班执教了《小数除以》一课。整节课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富有激情,学生积极参与,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课前,姚老师认真地研究《小数除以整数》一课的教参,精备教案、精做课件,以说课的方式给五年级数学备课组的老师们讲解上课的流程,大家给姚老师提了一些宝贵建议。在备课组讨论过后,姚老师又对教案和课件做了一些修改,最后在五(3)班开展了一节数学活动课。
课的开始,姚老师以淘宝购物的生活情境导入,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姚老师充分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握学生的课堂生成,让学生产生了精彩地交流,一步步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生动有趣。最后,在学生的交流总结中,学生的知识提到提升,思维得到了发展,姚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自然亲切。
姚老师的这节课,每个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层次分明,让学生自主探索,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课后,在研讨中姚老师分析了一下自己课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我们的数学教师也充分发言,各抒己见,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对计算教学的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