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领促发展 砥砺前行再扬帆
作者: 罗文涛 | 发布时间: 2021/12/8 8:16:27 | 455次浏览
课题引领促发展 砥砺前行再扬帆
——记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市“十三五”课题研究过程交流指导活动
杲杲冬日光,明暖催金黄。以成长的名义,凝心聚力,博思精研,教研共进,创新发展,课题研究喜见成效。2021年11月19日下午,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举行了南京市教育教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思维导图: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创新案例研究》研究过程交流指导活动。
会议由我校副校长宋萍主持,区教科室姜书勤主任、学校副校长虞积兰、课题主持人冯萍老师及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课题研究过程汇报
首先由冯萍老师作课题研究过程报告。她从研究背景、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及内容、实施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反思与展望等方面对《思维导图: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创新案例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论证了《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与研究对于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前瞻性。
微案例展示
接着,专家和参会者共同观摩了课题组成员执教的两节道德与法治课微课例《上学路上》和《家庭的记忆》以及一节微讲座《思维导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为例》。微案例的展示凸显了学校“三生”课堂的理念,注重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恰当引入思维导图展现学生的道德思维过程,唤醒了学生道德生成的意识,点拨了学生在此基础上的发散与收敛思维过程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创造思维和判断能力,从而提升了儿童的道德品质。
专家点评并鉴定
听完汇报,与会鉴定组专家姜书勤主任查阅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资料,并对课题研究报告进行了详实的点评,并指出课题选题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效、课题阶段性成果丰硕务实。从课题的提出、研究方案的制定、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到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的总结,都做到了规范、科学,对课题脚踏实地的研究过程和目前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提议:思维导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引领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关注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过程中思辨、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思维,在课堂中学会分析、判断、明理和评价,还要更多关注思维导图在学生道德品质提升上的“画龙点睛”之效。
最后,宋萍副校长向出席课题研究过程交流指导的专家表示感谢,并表示科研之路的幸福存在,科研团队将乘风破浪,让研究扎根于教学,让教学富有思想,让课题研究生慧根,发新芽,开百花,结硕果。
秋收冬藏春复始,月落日升霞亦来。教师自我成长、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的终生课题。课题研究过程交流指导不是学校研究的终点, 在学校“尊重生命、贴近生活、促进生长”的“三生”文化理念的指引下,滨河教育人将继续努力,潜心教育科研,以思维生长为导向,以课题为抓手,做“立德树人”大先生,育“灵动生长”滨河娃。
勤教善研,一丝不苟;
砥砺前行,不负芳华。
撰稿:曹娜 冯萍
图片:教务处
校对:宋萍
审核:鞠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