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 滨河印迹>>研训>>教学纵横>>阅览文章

【原】滨河语文“随笔文苑”第86期:鉴宝
作者: 段亚平 | 发布时间: 2020/12/24 8:18:11 | 539次浏览

鉴宝

2019  1  彭梓轩

   周末写完作业的午后,稍显无聊,我便卧室与客厅之间不停徘徊着突然,就在这无意之间,我注意到了一个平时从来都没见过的铁匣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终于还是打开了它。

一开始,我见这匣子中只是一堆差不多大小的硬币,它们灰头土脸,原本的银色已丝毫泛不起光泽。失望中正想把它盖上,鬼使神差似的,我的手下意识地从中了一颗。这一抓不要紧,我发现它跟我们现在的硬币有点不一样。首先,它的价值只有一分钱,果然,歌曲里唱出来的:“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是确有其事;另外,我仔细看时,发现它的反面有古老数字: 1963。诧异了一会儿,我终于明白了这数字的意思就跟我们现在的硬币一样,这数字代表了它是在1963年生产出来的。我大概算了一下,它已有57岁了,天哪,竟比我大了43岁它至今已有大半个世纪的历史了。我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个铁匣子也非同一般!

于是,我捧着这个匣子到它的主人——我的奶奶那里寻求答案,请她为我鉴定一下这匣子里的“宝贝”:这些以“分”为单位的零零碎碎的硬币,曾经有着怎样的购买力?奶奶至今还保留着它们,是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原来,在57年前,三个这样的一分钱就可以买到一个刚出炉的烧饼!五个一分钱就可以在街边理个发!八个一分钱就可以到电影院去看一场电影!这样的购买力简直惊呆了出门动辄消费几十块甚至几百块的我!是的,现在这样的分钱不但什么也买不到,甚至早已退出货币的历史舞台了。奶奶告诉我,那时一位在单位上班的职工,一个月才30到50块钱的收入。这笔收入要养活全家一个月的吃穿用度。尽管时过境迁,货币膨胀,但这对现在的我来说,无论如何都是天方夜谭!在这个铁匣子中,我还发现了一些面值的纸币一角、两角、五角。爸爸妈妈说,这些零碎的纸币仿佛让他们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此外,匣子里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纸币”,据说,这叫粮票。然而,粮票又是何方神圣?

奶奶说,现在,只要有钱,想买什么都可以买到。但是,在那个年代,哪怕你有再多的钱,但你没有"票",那你什么也买不来。例如一个人想买2斤猪肉,那么他就得先给售货员面值2斤猪肉的肉票,他才会给他切肉,最后再付现金。爷爷告诉我: 几十年前,我们家中的第一台电视机上海牌的,有很大的"屁股"黑白的图像,仅有的8个频道。然而,这是那时我家的骄傲。它是爷爷用好不容易排队排来的,再加上一笔"巨款"买的。可想而知当时的轰动及由此带来的喜悦。爷爷跟我说起这件事时还流露着毫不掩饰的骄傲情绪。

   匣子里的东西,现在看来,什么价值了。但它们身上刻画着岁月的痕迹,见证时代的变迁。是啊,那是时光,是一个家庭的记忆,是一代人的青春每一个老物件,都是无价之宝!这也是老辈人一直保存着它们的意义所在吧!

教师点评:

作者彭梓轩于日常生活的“百无聊赖”中“无意”地发掘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铁匣子”的意义:它无声地讲述着一个家庭的记忆、一两代人的青春岁月、一个时代的历史现场!这样超乎我们日常经验的“讲述”满足了年轻读者们对历史的车轮驶过民间时留下了何种印记的好奇。他讲述故事的模式环环相扣,不缓不急,读完之后给作为读者的我们带来深深的满足,这满足,也来自他从容不迫、如话家常般的文字组合。我想,这篇随笔,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也许是作者于日常的平庸里发现非凡意义的好奇心、探究欲,它们像是发动机,驱使我们关怀生命、用心生活、踏实生长。

作者介绍

彭梓轩,男,13岁,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八年级一班学生,喜欢读书、游泳、踢足球。人生格言:阳光总在风雨后。

©Copyright 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   管理登录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宏运大道梅香路102号   电话:(025)52158332 / 52159332(招生咨询)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